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
我校施“狠抓教研组质量建设”战略,育“全面发展时代精英”。 近几年来,着眼学校教研组建设现状,狠抓教研组质量建设,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作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学校教研组建设逐渐走向规范化,但专业引领力量不足,功能仍处于弱化状态。主要表现在教学任务过重,缺乏钻研时间和空间,“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自身成长搁置一旁,许多教师甚至视教研活动为负担;骨干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导致虽然同学科教师都在一个学校,但基于研究、讨论、交流的教研活动主动性不够,缺乏高质量的研究交流气氛。实践反思内涵不高,教研组活动程式化,合作探究氛围不浓,内容单一化。学校虽然举行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进行集体备课等,但集中学习研究主动性不够,安排本组老师轮流开课、听课、评课,教师发言也是蜻蜓点水,不着边际,甚至偏离主题。
个体受益甚微。一方面,参加活动的都是本组教师,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因此,评课时不敢也不愿意讲真话,久而久之,每位教师都听不到真言,不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就有点止步不前。另一方面,都是本组教师,天天见面,估计也没有多少新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试想,教师从这样的教研活动中能受益多少?没有了兴趣与激情,教研活动的质量自然每况愈下,个体从中的受益必定甚微。
基于以上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完备的教研组建设策略:
一、制度保障
学校教研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故应有相关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教研组的行为,引领其成长。
1.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1)“五有”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的专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研讨过程的材料积累,有具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书面总结和交流研讨课。
(2)集体备课制度。
(3)听课、评课制度。
(4)教研组长工作制度
(5)读书分享制度。
在教研组建设中积极倡导“与书为友”的思想,重视合作互补、经验共享、精神分享。一方面广泛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有选择地精读部分专业理论书籍,做好摘抄,积累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2.让制度成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通过教研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的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吸引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教育科研和教学上来,然后让教研组进入“我要听课”、“我要研课”、“我要学习”、“我要研究”的良好局面与良性循环状态。教研活动就不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负担,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捷径,成为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通道。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制度到习惯这一转变呢?
我校首先把教研活动中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提升为可操作的制度。针对教师以往存在为了完成每学期规定的听课(开课)节数而听课(开课)的被动情绪和应付式的大一统的评课方式,把每学期的公开课活动整合为“每周一堂公开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和“推门听课月”,每让每位教师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自主参与到听课、评课活动中。经过几轮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能较自觉地融入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研课的习惯已初步形成,活动的效果和活动方式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认同。学校关于公开课的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也就相应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一个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制度,为教研组建设和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同时我校实施教研组的捆绑式评价。学校在建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评价机制的同时,应为教研组的评价保留一份独立性——变教师的个体评价为教研组的整体捆绑式评价,设立先进教研组、优秀课题组等表彰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团队评价方式促使教师个体在参与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工作中不断测量自身专业成长的步伐,及时地调整专业前行的目标和节奏,跟随课改的节拍实现自我跟进。
二、组长担责
1.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教研组。
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我校选拔思想品质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教师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就教研组长而言也要具备勇挑重担的意识、钻研求进的意识、热心服务的意识。教研组长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开展。对于教研组长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严格要求:
(1)认真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教务处的规定,根据学校计划,制定本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经常开展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并注重工作的实效性,期末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总结。
(2)组织全组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按学校要求认真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并坚持长期落实。重视集体备课,组织好“每日教研碰头会”、“周五集体大教研”、“每周一堂公开课”等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定期评估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组织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
(4)组织全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相互听课,互相观摩,以老带新,组织好组内上好汇报课、研究课、评优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5)教研组长每学期除完成听课总节数外,要兼顾听课面,组内每位教师的课至少听一节,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配合学校组织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及评优课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6)重视学法指导。组织全组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研究,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学习方法辅导。
(7)组织全组教师认真研究作业布置的方法,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和教师批改作业的质量。
(8)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好研究性学习。
(9)加强自身业务进修,努力提高自己思想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发扬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争做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探索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2.教研组长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1)大局意识。能从大处着眼,全校一盘棋,胸怀宽广。教研组长作为全组教师的领头人、主心骨,一定要有大气度。不谋全局者,难以谋一域。学科教学是全局,质量发展是大局。
(2)服务意识。多为别人着想,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会赢得组内教师和全校上下更多人的尊重。为学生服务、为组内老师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服务意识越强,组长的个人魅力就越强。
(3)竞争意识。工作积极进取,争创一流业绩,堪为表率。组长要凝聚组内所有人的智慧,努力将自己的教研组打造成一流的教研组。要跟别的组比教研、比效能、比成绩,要有亮剑精神,竞争意识强、有进取心的人工作才会不断取得新成绩。
3.作为教研组长学校要求必须时刻要求自己主动提升、自觉成长
(1)广泛阅读、勤于思考
除一些相关性、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外,阅读面要广,注意阅读专业期刊和理论专著。教研组长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养,才能推动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善于积累、筛选信息
作为教研组长,要能够迅速、高效的获取当今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既包括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也包括教育实践的新动态,并且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内化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中考,作为组长应多关注相关信息,并及时做好传达和解读。另一方面,组长应为广大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及时总结、乐于写作
教研工作既然是一项研究性的工作,过程中总有一些失败和教训,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查找失败的原因。反思虽然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但它来自实践,出自深刻的思考,特别具有真实性,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材料。在反思的基础上,善于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运用已知信息,提炼出具有更新价值的观点。
教研最终要通过文字载体,以论文形式将研究结果表述出来。要多写论文,逼着自己带着教育理想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和参考资料,查找相应的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反复探究,认识和水平也就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学校其他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
总之,教研组长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人正派,有创新求实精神,在组内有较高威信,业务能力与个人魅力兼备,这样的组长才能团结和带领全组教师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三、目标引领
根据我校自身已具有的各种资源、办学水平、教研组建设现状等实际情况,学校对各个教研组的学习培训活动、校本教研活动、学科教学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及学科竞赛等方面提出了既与学校实际相符、又与新课程改革和当前教育发展相符的奋斗目标。
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针,也要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如创建书香型教研组、研究型教研组;教师在优质课、各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评比及各类技能比赛要达到市级及其以上的目标;承担各级教育课题等。用目标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让教研组的每位成员为实现共同认定的目标认真学习、辛勤工作、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同时,每位教研组成员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近期、中远期的职业成长规划。如对青年教师制定“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培养目标,要求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制订个人成长规划目标,并以此为行动纲领,按期完成自我发展的已定目标。
四、多样活动。
近年来学校特别注重以活动来搭建交流平台、带动交流研究。指导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行动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几个方面活动。
其一,以研读教材优化教法为核心的集体备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个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共同追求。如何正确、高效使用新教材也是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以教材研读优化教法为核心的集体备课是教师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理当成为教研组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暑期教材培训,近几年已是育才中学常态内容,每年暑假学校都会集合教师,封闭式“拉练”,主要目的就是组织教师在开学前完成对全册教材的研读。通过分工合作,老师们热情高涨,逐章逐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的难点重点,真正做到:学生未到,教材已熟。
其二,以课题实验为主导的行动研究。积极倡导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研究,直接针对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如课堂纪律、作业辅导、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等问题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作为教研内容,学校教务处教科室提供可供参考的小课题,各教研组选择研究,用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三,以开发校本课程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建立“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科研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制度。
教研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使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为本组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具有相同的学科背景,任教相同的学科,使用同样的教材、教辅资料教学的教师,彼此有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语言,容易敞开心扉,信息相互印证,形成心心相印、和谐共振的心理氛围。老、中、青教师济济一堂,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设计教案,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取长补短,其乐融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使经验和资源实现了真正的共享,青年教师能少走了许多弯路,迅速地成长起来;老教师们也能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大家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享,充分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巨大魅力,也充分感受到集体备课活动不再只是形式,它实际是我们教师内心的需要和渴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同舟共济海让路,众人划桨开大船!”教研组是一所学校形成教学合力的主要平台,学校质量的提高,学校品牌的提高,灵魂在于教师的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狠抓教研组建设 ,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成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助推育才中学内涵发展,打造鲁南品牌名校!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